一歲到一歲半左右
一歲以后是寶寶學習自己走路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自我解放和建立自信的關鍵階段,就像一場獨立運動拉開了序幕。寶寶對世界的好奇是他進步的動力,喜歡東奔西走是他前進的基礎,不愿安靜的坐下來是他能量的揮發,不再“惟命是從”是他發展的結果。
家長可以利用孩子喜歡參與生活事務又善于和樂于模仿的特點,凡是寶寶自己經過努力能夠做到的事,就讓他自己嘗試嘗試;凡是孩子能夠配合家長完成的活動,就請他幫忙,讓寶寶快樂的執行家長的指令。
一歲到一歲半的寶寶是展現活力和不知疲倦的寶寶,他會動來動去忙個不停難得坐下來安靜一會兒,他對什么事情都充滿興趣但又轉瞬即變,他的脾氣似乎大了很多,稍不如意就會哭哭嚷嚷甚至就地翻滾……,面對孩子有時候真會讓家長感到束手無策。
孩子這時似乎什么都能聽個大致明白,夸獎他就高興,聽到批評的“壞話”就不樂意,同時寶寶也學會了更多的表達方法,盡管詞語還不夠豐富但已經能輕而易舉的向大人表白自己的要求,令很多家長覺得跟寶寶交流比以前容易了。另一方面,家長也時常感到要求寶寶似乎比以前難了,因為他有了很多自己的主意和想法,開始變得我行我素了。買來的玩具寶寶不去欣賞,偏偏對電器遙控器和手機電話感興趣,甚至什么危險動什么,什么貴重摔什么,家長使盡恩威并施的手段全然無效,寶寶儼然一個堅定的戰士。
在寶寶邁向獨立的這一個關鍵時期,核心育兒任務是“家長有辦法讓寶寶執行自己的指令”。面對親子交流的難題,最好的辦法只能是積極的順應,在打理好環境安全的前提下,一方面給寶寶自由闖蕩的機會,一方面對寶寶進行適度的引導,其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利用孩子喜歡參與生活事務又善于和樂于模仿的特點,讓寶寶快樂的執行家長的指令。家長要千方百計的保證指令能夠被寶寶快樂的接收而不是“逆來順受”,同時要控制指令的數量防止濫用。